资讯空间
学校召开2020年度秋季学期科研运行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例会
2020年12月4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0年度秋季学期科研运行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由焦向东副校长主持,蒋毅坚校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各二级单位的学科建设工作主管领导、科研工作分管领导、科研秘书,省部级和校级重点科研机构负责人,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根据预先公布的会议议程,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唐广军博士首先简要汇报了省级高水平大学及优势学科监测填报情况、硕士点申请工作进展情况。然后由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的相关责任领导(吴波院长、刘建东院长、陈飞院长、刘卫国副院长)分别就参加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的工作进展进行汇报交流,在简要介绍四个一级学科材料准备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基础上,重点展示了每个学科的五个标志性学术成果、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和典型案例、学科简介等三方面的内容,部分领导还提出了材料准备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蒋毅坚校长在认真听取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工作进展交流情况后指出,各参评一级学科的工作准备进展情况总体令人欣慰,材料组织也好于预期,然后就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学科简介、科研立项、大型仪器设备、论文水平自评、社会服务贡献案例、教师资格证等共性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蒋校长强调,学科评估材料填写要客观自信、学科简介要扬长避短、语言措辞要详略得当、学科建设要讲历史亮点,并对部分学校层面上获得的教育教学奖励成果归属使用问题进行了大体安排。
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师奇松博士通报了2020年度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纵向项目的申报和获批情况,基于申报数量、获批数量、资助金额、支持强度、申报人员结构组成、获得支持率等数据,分析了学校目前在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然后通报了北京市教委系列科研项目的结项清理情况,敦促相关人员恪守契约精神完成课题研究内容,并尽快办理结题手续。针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获资助率很不理想的局面,李建刚、王殿君、刘卫国、刘学君、庞磊、刘强、赵昶等相关二级单位的科研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发言,重点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关联研究基础薄弱、关键科学问题凝练不足、团队成员支撑欠缺、文字写作偏弱等共性问题,并提出拟采取加强组织引导、提供过程帮助、抓实方向规划等改进措施。
科学技术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家庆教授通报了“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各二级单位科研项目和经费、论文收录、专利申请与授权等主要科研数据进行了通报分析,对2020年度学校重点科研机构绩效考评工作进行了动员,并对校内学科条件平台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陈家庆教授重点对2021年度校内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面对“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属高校实行分类发展绩效考核和学校博士单位立项建设六年期满评估等现实要求,学校将积极筹措资金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拟通过学科水平提升、重点基地建设、科研重器建设、重要成果培育、交叉科研探索五个专项项目,在改变建设资金投入模式的同时,强调成果导向的科研活动(Outcome Based Research,OBR),切实助力学校破解发展新格局下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焦向东副校长最后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学校的总体形势是“时不我待”。一是要担负起历史责任,学校当初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2028年(建校50周年)前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但通过几次申硕材料填报以及此次参加全国学科评估的切身体会,应该说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尤其是缺乏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专业博士虽然为我校提供了一条相对有利的申报途径,但并不意味着科研水平降低,大家对此一定要有正确认识。二是思想认识要跟上。目前学校领导层面一致认为,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内涵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水平,而教师能力素质水平的提升与科研活动密不可分。学校的认识逻辑很明确,各二级单位也要统一思想,跟上学校在发展新格局下的工作思路。三是在管理上要压实二级单位的主体责任,在已有四十年多年保证本科教学秩序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需要下功夫的工作显然是压实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责任。其实二级单位可以采取包括加强考核在内的很多具体举措,我校教师队伍有能力有潜力,只要把大家组织好,就能干出不少亮点工作。
(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