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新闻动态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6名青年骨干教师分别在化工、材料等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6名青年骨干教师

分别在化工、材料等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6名青年骨干教师分别在化工、材料等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谷庆阳副教授构建了基于核壳结构的新型比率荧光探针材料,并用于手性氨基酸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Fabrication of a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nanoprobe for detecting tryptophan enantiomers 》,发表在Talanta, 2024, 268, 125291 (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1)。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我校硕士生衡辉为第一作者,谷庆阳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构建新型荧光传感器的新策略,利用核壳结构的优异性能,将作为参比信号的发光客体与作为响应信号的稀土离子整合于一个传感平台,构建新型双发射比率荧光传感器。



材料工程系栗丽副教授利用导电聚合物保护策略,通过在铜纳米颗粒上修饰聚吡咯,用于强酸条件下高效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在0.5 M硫酸电解液中,所制得催化剂的氨产率为0.55 mmol h-1 cm-2,硝酸盐转化率高达99.8%,氨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分别达到99.99%和96.0%。而且在较宽的硝酸盐浓度范围内,该催化剂也表现出优异的产氨法拉第效率和选择性。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的学术论文《Conductive polymer protection strategy to promote electrochemical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a in highly acidic condition over Cu-based catalyst》,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4,481, 148596.(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1)。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我校硕士生陈浩彤为第一作者,栗丽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马磊副教授和谷庆阳副教授利用光催化偶联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的学术论文《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helps LaFeO3 photocatalyst activate peroxymonosulfate to efficiently degrade dyes》,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24,341:126832(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6)。由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和镧铁氧体(LFO)组成的新型催化剂LDH@LFO),在最佳条件下,催化剂在20分钟内实现了染料AR27 93%的去除,与传统的光催化或单独的过硫酸盐氧化相比,降解率提高了至少1.6倍。通过批量比较试验、氧猝灭试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对其机制的研究,阐明了反应机理为单线态氧和光生空穴起主要作用,其中Co和Fe氧化还原循环对LDH的激活至关重要。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设计方案,为减轻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材料工程系、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师奇松副教授制备出一种基于PAN/MXene/PDA@ZnO的复合薄膜用于人体健康和运动监测的柔性压电传感器。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的学术论文《Flexible piezoelectric sensor based on PAN/MXene/PDA@ZnO composite film for human health and motion detection with fast response and highly sensitive》,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4(SCI一区Top, IF=15.1)。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为论文唯一完成单位,我校硕士生黄妍为第一作者,师奇松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研究了MXene和聚多巴胺修饰的氧化锌(PDA@ZnO)双重填料对PAN基压电复合纳米纤维薄膜性能的影响,并且开发出PAN/MXene/PDA@ZnO-5(PMPO)压电传感器,在宽线性范围内实现了28.56 V/N的灵敏度,在3000次加载-卸载循环中表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耐用性以及快速的响应和恢复时间(49 ms /40 ms),展示了其增强的压电传感能力。该工作为发展高灵敏度的人体可穿戴式柔性压电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王浩副教授联合南开大学许健教授通过选择合适的“螺栓”配体对MOFs进行后修饰,实现了对客体的控制释放,相关研究成果撰写的学术论文《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s of MOFs by different bolt ligands for controllable release of cargoes》,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4.109581 (SCI一区Top, IF=9.1)。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王浩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论文报道了一种K-Zn-MOF的合成方法与结构特征,将其作为主体框架可以负载多种客体分子,随后选择了两种尺寸不同的“螺栓”配体对MOF进行封装,实现了对客体分子的控制释放。



材料工程系张优副教授在轻合金材料表面防腐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两项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在材料表面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4, 16, 9, 11944-11956(2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5)发表了题为“An Inhibitor-Loaded LDH- and MOF-Based Bilayer Hybrid System for Active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luminum Alloys”的研究论文,该成果与德国Helmholtz-Zentrum Hereon研究所合作,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张优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在铝合金表面构建了LDH/MOF双层纳米容器智能防腐系统,这种连续的LDH/MOF双层纳米容器智能防腐膜层体系既解决了MOF在铝合金表面生长困难的技术问题,同时实现了多因素触发协同响应修复的智能防腐体系,为铝合金表面制备智能自修复涂层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项研究成果在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24, 477, 130329(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5.4)发表了题为“Enhanc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Mg-Li alloy through plasma electrolyte oxidation coatings—Exploring the impact of ionic liquids (BmimBF4)”的研究论文,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张优副教授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文陈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成果开发了离子液体辅助镁锂合金表面低能耗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成膜技术,探究了不同浓度离子液体对镁锂合金PEO成膜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该论文成果为探索绿色、新型镁合金表面功能化防腐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供稿:学院科研秘书闫宝林审核:张翠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