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学科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硕,学科代码: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硕学科代码:0805

 

研究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110,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星形支化丁基橡胶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评估。环保型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型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SIBS)制备及其应用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绿色低碳可控正离子聚合制备饱和弹性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离子液体介质中正离子聚合及其制备聚异丁烯类弹性体的研究”、步法合成卤代聚异丁烯基特种弹性体及其链中卤素间隔序列调控的机理研究”、“高电驱动应变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等国家级课题9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中石油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5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以弹性体复合材料为特色,致力于研究弹性体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制备工程。建立绿色溶剂可控正离子聚合制备聚异丁烯特种弹性体的方法与理论;实现活性/可控正离子与大分子反应工程相结合,制备出星形支化、嵌段以及功能性等不同拓扑结构的弹性体通过获取分子结构、材料本征性能以及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特种弹性体在电、导电、生物医用、形状记忆等方面的应用。

 

研究方向二:材料学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所开发三元正极材料已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大规模生产。“纳米Al2O3粉体的制备与新型处理工艺”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磷烯/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超电性能研究”、“非平衡态钒酸锂基锂电正极材料的构筑及锂离子扩散机理研究”、“新型SrSiO3基固体电解质的性能优化和氧离子传导机制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0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4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主要致力于能转换材料等核心功能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石墨烯、磷烯等低维材料,以及高性能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光电转换材料、高密度信息存储磁性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材料成分-结构-性能-应用之间的关系,完善制备技术及性能调控能力,获取具有新结构、新功能及高性能的先进功能材料,实现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生物医用等领域相关能源装备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三:材料加工过程

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9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高性能环保型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树脂模塑料的研制”、“低维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分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进步奖等奖、三等奖,“聚酯材料PEN前体-二甲酸二甲酯合成新工艺的开发”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基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聚物对受限两嵌段共聚物/ 均聚物共混物相行为、结构和形貌的调控作用”、“缓蚀剂负载型LDHs复合薄膜的生长行为及防护机制研究”等国家级课题7项,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等课题90余项

  • 特色研究

该方向重点致力于以催化新材料合成为基础的绿色高效反应技术塑料的环保与再利用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基于催化过程对催化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性的要求分析,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催化材料。针对国家及北京市在固体废旧塑料回收方面的难点、重点问题,开发再生塑料制备及成型加工新技术。针对工业设备管道长寿命、安全运行技术要求,重点研究腐蚀电化学、新型缓蚀剂等,开展防腐蚀施工技术咨询、防腐蚀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工作。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