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巴别塔的梯子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院士在
发言稿:
感谢大家,在这么忙的时候来参加这次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我讲话从来不起题目,但是我今天起了个题目,就叫“寻找巴别塔的梯子”。巴别塔的梯子是什么呢?这是通向天堂的梯子,寻找前往天堂的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大家都反复学习过。其核心思想是满足需求,就是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最近,又提出2011计划,正在制定中,这是比“
大家知道,专业学位搞了很长时间,硕士专业学位很多,博士专业学位一小点。近几年教育部开展结构调整,加大了专业学位发展的力度,这个决策是正确的。把学术学位减少,专业学位增加,这件事好办,因为这只是指标问题。但是真正难的是模式的改革,是思想的转变,是认识的提高。我们的专业学位总是让社会觉得,是多交点钱,考分低一点。很多人说不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有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搞专业学位。包括在场的各位学位办主任,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能回答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搞专业学位吗?如果你们都说不出,怎么要求大学说出区别来?怎么指导专业学位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涉及到这次申报的大问题了。一个省可以推荐一到两所学校到国家层面去竞争,全国最终选拔三十所左右。这么来算,省里推荐的,加上部委属的院校,大致60所左右。那就要有1/2的学校被淘汰下去。今天这个会议,很大程度就是决定你们推荐的学校能否通过筛选,其次,筛选上来的学校会不会能有好的做法,能够引导下一批学校的专业学位正确发展。如果这次推荐上来的学校搞得很好,那今后再搞就有充分的理由。如果这次推荐上来的不怎么样,就是简单学术学位授予权的扩张,那下一次搞可能就很难,可能到此就打住了。
学位办专门成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就是为了根据中央的总的精神和思路,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精神,加强专业学位建设,满足国家需求。但是如果专业学位处做的事和学术学位处做的是一样的,那这个处的存在也就失去必要性了。各省级学位委员会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如果说,专业学位只是学术学位的扩展,只是为了多拿几个指标,那还有什么意义?没有必要。
今天这个会议,第一是希望大家进一步思考一下,琢磨一下,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有什么区别,提高思想认识。第二,就是针对马上组织开展推荐工作,用什么样的条件和方法去推荐。我们经常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学习一次发现一次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求填国家科技奖,这个奖对专业学位有什么好处?如果要填这些内容,学校就会努力去申报国家科技奖。如果忙着申报国家科技奖,那还搞不搞专业学位建设。大家看出这些问题没有?看出这些问题以后怎么解决。这次申报,不能够再按原来的有多少博士、多少教授、多少奖、多少实验室来评比,然后按照省政府的排序给报上来,这样做的话就失去了专业学位的本来意义。大家要把一批真正在产学研结合,和行业结合做的好的学校选出来。我们这次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行业和国家的需求。我知道有些学校不错,把学校的特点特长发挥出来,和企业结合,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走了很多新的创新的路子。有很多经验,但是这种方法在传统的教育观下,有时会被打下去。像我们有些行业的学校,比如公安的、司法的,就是培养为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何必要求他去追求国家这个奖、那个奖,我们要的是要培养出来的人能为国家经济建发服务。我们搞示范性高职的时候,有个上海公安专科学校,就是公安局和学校交叉起来,公安局的政委去当他们的书记、校长,公安局的人轮流去他们学校当教师,然后学生就是公安局新招的公务员。两、二年学习结束以后再回来工作,公安和学校交叉起来。我们国内不是没有办的好的专业学位教育,而是我们传统的评价不承认他们。老师坐在课堂里,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去讲课,讲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这就叫有知识有文化了?这就叫专门性知识型人才了?其实这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搞专业学位教育,很重要的是强调实践,强调工学结合,就是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协同创新,这四个字是总书记讲的。这不仅仅是专业学位要做的,这是作为2011计划的核心提出来的,怎么协同?就是产学研共同协同,我们的产学研搞了几十年为什么不能成功,就是我们始终站在学科和大学本身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不跳出来从服务、需求的角度来想问题。我们总是希望企业给我们钱,给我们赞助,然后我们拿着这些钱去搞些研究,然后培养的人再送过去。这是传统的产学研。这次,我们提出来,就是要以人才和项目紧密绑定,首先得根据行业规划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要达到这个目标,实施这个项目,人才不够,才让我们学校来培养,这就是有目标的。这个人才叫什么人才,就是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这些人,不是简简单单的通过书本,而是要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实施这些项目不单是靠学校,还要依靠产业和研究院所一起来实施。带这些学生的老师,是参与实施这些项目的工程师。这个产学研通过项目把人才培养和产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了,这就是协同创新。要在实施这些项目、解决这些问题中问创新,把人的能力提高起来。创新能力,光在大学课堂上能讲出创新能力来吗?现在的科学研究为什么离我们的产业发展、经济社会需求相差那么远?就是因为我们的科学研究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哲学思想,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路线。我们的科学研究不是这样的,是在从理论到模拟再到理论。出发点就不一样,出发点就是从理论出发,先读论文,这个是science的,那个是nature.的,把很高级的论文找来给学生看。学生什么都不懂,看了有什么用啊。然
专业学位,要真正从需求出发,怎么样从需求出发?我觉得大家可能要把握好几个重要的关键点。第一条,就是作为管理部门,要知道,哪些学校在哪些方面,哪些行业或者相关的领域是比较强的,做的比较好。比如,有些学校是师范院校转过来的,那在教师的培养上比较强。有些学校是工科院校升上来的,他的工科跟产业结合的怎么样?我们这次把申报年限取消了,就是任何一个学校,只要他在和行业、产业结合方面做的很好,有很好的成绩都可以申报。要是跟企业行业结合的好,就业率肯定是高的。我们不再对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教学情况进行考察,只对你申报的专业学位领域感兴趣。促使学校办出特色。大家一定要把握这一点,比如你们学校报的是教育硕士,只要把与教育有关的基本条件,产学合作,讲清楚讲好,这个产就是学校实践实习的问题。还有就是需求。比如省里的教师规划,需求是多少,今后五年省里规划需要多少教师,应该有多少有硕士学位的,别的学校的培养还不够,还有较大缺口,所以需要这个专业学位要设立。这样省长书记不是也很高兴吗?我有缺口,那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帮助他们解决教师缺口问题,提升教师的能力。这也是协同创新的体现,这是我们这次评审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再一个就是定位,要申报专业学位,如果学校的相关领导对申报专业学位干什么、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有什么区别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他申报专业学位干什么?现在也不能说学术学位的人出来就是专门搞研究,但是学术学位的研究生还是偏向于研究型。学位条例上有规定,三个东西,知识、理论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90%的研究生可能没有去做研究工作,但是他一定是偏向于研究性。他的导
我到澳大利亚悉尼一个理工大学访问,五年制的学生,两年半在上课,两年半在实践,一个学期一个学期交叉进行的,这就是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形上升的关系。这个钱一分都不用学生出,都是企业掏钱。企业为什么出,因为学校培养的人马上能用。他们那有几百家企业,都在那建立厂点,出了钱。学生培养完了都被他们拿走了。所以这所学校很少有很多理论上的文章,很少有理论上的贡献,就是培养的人好。自己也没建多少实验室,就是管理搞得好,学校是个管理平台。当然不是说学校不起作用,基础
专业学位创新要怎么创,任务很重。这一次我们是要下决心憋出一个新东西来。首先围绕专业领域的需求,然后是学校的定位,要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有清楚的认识,这两个是不一样的,而且从国家需求的角度来说,专业学位比学术学位是更好的,这一定要讲。为什么美国的大夫、律师拿那么多的钱?这些都是专业学位。搞学术学位、搞研究也很重要。但是这是少部分人长期的去做,不是大家一股脑都去做,这是一个办学定位。第三个重点,就是培养模式,大家往往是把他虚化掉。答辩的时候有很多学校,就是我们写什么话,他们就抄下来。我们讲的东西是方向性的东西,你们答辩的时候是具体落实的东西。比如我们说工学结合,他们答辩的时候就写几个大字,工学结合,深度融合。我们要看你们怎么做工学结合。从招生办法,培养方案,导师内容,实习时问的系统性和管理。我们这次具体设计了很多点,这些点都要回答,这是我们评分的标准,你们不能原封不动的把题目给抄下来。把考题抄下来的,大
最后,我们共同努力,把专业学位的事情搞好,走出中国专业学位建设的特色之路。我就说这么多,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