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的通知
为进一步鼓励和规范跨学院课程共建共享,转变观念,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1.通过加强跨学院课程共建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支持新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充分利用各学院教师、专业、课程、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特色,推动学院之间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打造优质精品教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发挥学校多学科育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3.加强课程共建共享的规范化管理,在课程建设、团队建设、授课教师、教学过程、教学资料等管理中,规范工作流程、强化责任意识、平稳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切实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二、共建共享形式
1.建立跨学院教学团队
根据专业、课程群、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需要,组建跨学院课程教学团队,报教务处审批,开展课程共建共享工作。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为主责单位,其他团队成员所在单位为共建单位,主责单位在共建单位配合下负责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教学管理。团队负责人是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教学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团队成员在负责人带领下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
团队教学任务安排及绩效考核方案由团队负责人协调各方共同制定,报教务处审批后,下达至相应教学院系执行。共建共享产生的教学任务按协议分别纳入主责和共建单位以及个人绩效考核。教学成果的学院归属由教务处会同团队负责人商定。
2. 共享教师资源
各学院之间跨学院聘请优秀教师授课。开课单位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与教师所在单位协商同意,报教务处审批后,可聘请其他学院优秀教师担任课程授课教师。
开课单位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责任,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及审定、教材选用或编著、教学质量评价及改进、教学档案整理及归档、授课教师聘请及审核、课程思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
授课教师承担具体教学任务,包括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及改进、教学档案整理及归档、课程思政实施及育人等。
教师所在单位对授课教师也负有管理责任,包括审核教师资格、完成教学任务、监管师德师风等。
个人教学任务纳入授课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单位教学任务根据聘请时协商纳入开课单位或授课教师所在单位绩效考核。
3. 共享课程资源
各学院、专业之间可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经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与开课单位协商同意后,可将其他学院、专业开设的课程纳入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须报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方可正式实施。
开课单位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责任,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及审定、教材选用或编著、教学质量评价及改进、教学档案整理及归档、授课教师聘请及审核、课程思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
课程共享单位协助开课单位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包括协助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协助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协助聘请授课教师,协助开展课程思政及育人工作等。
共享课程产生的教学任务纳入开课单位绩效考核。个人教学任务纳入授课教师个人绩效考核。
三、工作要求
1.树立高质量意识
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是以高质量课程建设、教学效果为目的。各学院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在课程内容、教师资源、实验平台等方面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不断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努力建设一流课程。
2.加强沟通协调
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是一个统筹协调多方教学资源,探索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过程。各学院、专业、教师要以开放办学的心态,多沟通多交流,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共建共享,在充分交流中探索新模式。
3.切实加强责任意识
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是由多个责任主体联合承担的教学育人工作。开课单位要切实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责任,保证每学年课程高质量供给。共建共享单位要积极配合开课单位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授课教师要保质保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包括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档案整理归档等。
4.科学制定教学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方案
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是一个涉及开课单位、共建共享单位、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授课教师等多方利益主体的系统工程。相关单位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任务分配、工作量计算、个人和单位绩效考核、绩效分配等方案,调动各方积极性。
5.严格工作流程
跨学院共建共享课程是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基础的教育教学环节。为保障教学秩序平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各学院要严格规范开课程序、授课教师聘任、课程教学管理,培养方案支撑课程认定等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有组织地落实跨学院课程共建共享工作。具体工作流程请填写《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跨学院教学团队审批表》《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跨学院聘任教师授课审批表》《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跨学院课程共享审批表》,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教务处
202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