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对于中国海洋油气产业而言注定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个月,正是这个5月我国迈出了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标志性步伐。
5月9日,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钻成功,钻头触及南海荔湾6-1区域约1500米水深的水下地层。“海洋石油981” 是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该平台在美国同类系统平台设计的基础上优化及增强了动态定位能力,以及锚泊定位。该平台设计自重30670吨,长度为114米,宽度为79米,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大;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0米,相当于40多层的高楼;电缆总长度800多公里,相当于围绕北京四环路跑10圈。平台总造价近60亿元。
(海洋石油201)
5月15日,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建造竣工和启航仪式在青岛举行,将启航开赴南海,与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会合,投入试铺管作业和荔湾3-1气田1500米深水铺管施工作业。“海洋石油201”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船型深水铺管起重船,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海洋石油201”船长204.65米,型宽39.2米,型深14米,独特的双层甲板面积超过两个标准足球场面积。5月15日中央1台新闻联播报导了“海洋石油201”建造竣工和启航仪式,其他媒体也给予了浓墨重彩的宣传。
5月15日同一天,在北京的一个会议室内,满座的掌声宣示着又一个重大成果的顺利完成,这就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863计划“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课题通过验收。“光有硬件,我们还是没有底气,非常担心新船交船后我们不会用,不知道方案如何做?”海油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李志刚在验收会上感慨立项之初的处境时如是说。“现在可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深水S型铺设技术,海洋石油201的处女秀将应用在荔湾3-1项目(最深达1480米)6寸管的铺设”,说到此处,李志刚总工程师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5月19日中央新闻台“新闻调查”专栏播出了“挺进深海”,不仅回顾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艰难、奇特、壮丽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了我国对于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决心和成果,重点介绍了以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和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为代表的深水装备。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关系矛盾日趋突出。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陆地和海洋浅水区都经历了40~50年的勘探,勘探程度较高,发现新的大型油气接替领域相当困难。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可以成为我国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由于缺乏深水勘探开发的大型装备,大规模的南海深海油气开发还无法全面展开。为突破深水勘探开发领域的若干关键技术,中国海油投入巨资打造包括3000m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和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内的深水舰队。这支深水舰队的建成,对于加速进军深海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升深水作业能力、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中国海洋石油“挺进深海”的同时,我校能源连接中心“激流勇进”。能源连接中心源于2002年成立的水下焊接研究组,2006年学校批准成立海洋工程连接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壮大成为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四年一个台阶,实现一次跨越。在焦向东教授的领导下,能源连接中心近10年来高度关注与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相关的先进焊接和连接技术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
能源连接中心圆满完成了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重大项目“深水海管铺设焊接工艺及设备国产化技术研究”子课题研究,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先后于2010年12月参加了“滨海108”船海上试验、2012年4月参加了“海洋石油201” 海上试验。以深水结构物维修为对象的摩擦叠焊技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的资助,并且该技术的深化应用研究作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重大项目-“基于摩擦叠焊的水下结构物修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已经在我校实施。除此之外,能源连接中心深水立管技术研究得到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的立项资助。
随着我校实验大楼的建设成功,能源连接中心的试验水池、环形水槽等基础设施,以及立管接头全尺寸疲劳试验装置、立管系统整体行为试验装置、海底智能管道样机等大型专用研究设备将陆续投入应用,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开创我校深水连接技术开发的喜人局面。
相关视频:
视频1:海洋石油201下水将奔赴南海作业
视频3:大发dafa888手机经典版在“海洋石油201”上进行的深水海底管道铺设自动焊接设备海上试验
(机械工程学院 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